九江市港口航运管理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07-31 10:05 来源:本网字体: [ ]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23-07-31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3-03054
  • 责任部门:

2023年以来,九江市港口航运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弘扬伟大抗洪精神,锚定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目标,在建设国家综合交通要地、内陆双向开放高地过程中积极作为,以物流枢纽建设为重点,加快打造区域航运中心,不断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现将2023年上半年工作报告和下半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主要经济指标及排位情况

2023年上半年,九江港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全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9168.24万吨,同比增长13.59%;集装箱累计完成36.64万标箱,同比增长15.44%;九江船舶总运力达365.54万载重吨,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GDP考核经济指标:全市水路货运量为1325.6万吨,同比增长41.71%;货物周转量980781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2.09%;客运量为37.3万人,同比增长397.33%;旅客周转量557万人公里,同比增长331.78%。水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速22.11%。

二、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加快打造区域航运中心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重点,加快打造区域航运中心,各项工作进展有序。重点抓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1.完善枢纽设施。一是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上半年,完成投资9.39亿元,城西安信物流码头、湖口银砂湾综合码头有序推进,城西码头二期项目水果指定监管场地平面布局调整已获得南昌海关同意,老码头“退城进郊”正在推进,红光码头二期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红光铁路专用线正在完善方案,推进城西铁路专用线尽快投入运营。二是推动港口合作与运营。促成九江兴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于71日正式接管运营九江红光国际港,九江港城西、红光两大集装箱码头实现一体化运营。同时加强与宁波港合作运营散货,引进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省港口集团与市级平台公司合资在九江注册物流发展集团公司三是丰富口岸平台功能。九江港瑞昌、彭泽港区扩大开放已通过省级预验收,正在与省口岸办积极沟通,争取国家口岸办早日来浔验收;肉类指定监管场地:2023年首批进口肉类货物已从南美洲启运,已于7月初抵达九江港;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争取到海关总署同意延期至2024年10月验收,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平面布局调整已获南昌海关同意,正在开展深化设计

2.畅通物流通道。一是提升省内小支线效能。印发《九江市促进赣江航运业发展扶持政策实施细则》,引导赣江支线港口与九江港水水联运。上半年,九江-南昌、九江-丰城、九江-樟树市内小支线稳定运营,承运6.64万标箱,同比增长8.07%。二是加强与长江沿线港口合作。依托上港集团航运资源集并长江中上游港口至上海港的货物,目前九江-岳阳、九江-泸州、九江-重庆班轮稳定运行。三是对接融入长三角航运枢纽。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与上港集团会谈成果,首票九江港-洋山港联动接卸业务落地,九江-上海“天天班”联盟航线首航发班,上半年,九江-上海“天天班”承运9.34万标箱。四是谋划开行国际直航。组织相关单位和企业到太仓港调研学习开行国际直航工作,于6月底印发《九江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方案》,为开行国际直航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五是稳定开行中欧(亚)班列。上半年,开行中欧(亚)班列7列,其中:中欧班列累计开行2列,中亚班列累计开行5列

3.完善服务功能。一是增强集装箱调拨能力。积极推动建设长江中上游空箱共享调拨中心,降低长江中上游港口的物流成本二是谋划建设上海港外堆场,降低企业运输成本三是加强与船货代理企业、航运公司合作。推动九江首家民营集装箱航运公司落户九江航运交易中心并开展运营。四是推进“陆改水”业务。与上港九江公司等相关单位或部门召开专门研讨会,提出“陆改水”方案,吸引适水货物在九江集聚,目前方案正在进一步细化中。五是促进航运新业态发展。发挥“政银企”作用,上半年,共计帮助12家航运企业融资贷款10855万元,同比增长393.07%;引进航运保险业务,目前正在摸底全市船舶保险业务情况。

4.服务重点企业。一是走访省、市重点企业。结合全市大兴调查研究活动,调研了解各大公司及下属企业现有大宗能源物资总量构成和物流渠道安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完成《关于江西省电煤运输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江西萍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物流通道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我市157家重点规上企业水路运输需求摸排情况的报告》等报告,为下一步服务省、市重点企业打好基础。二是开展政策宣讲。借助全市外贸政策宣讲“大篷车”活动平台,为全市所有外贸企业宣讲解读九江市2023年“直航”促“三同”扶持政策和九江市促进赣江航运业发展扶持政策,增强政策的精准性。三是稳定运营九江口岸查验综合平台。切实做好免除查验没有问题外贸企业吊装移位仓储费用工作,上半年,免除查验没有问题外贸企业吊装移位仓储费用26.8万元,惠及企业74家。

(二)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1.推进绿色港航建设。一是深化港口船舶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港口和船舶污染防治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对辖区港口船舶污染防治情况进行再部署再检查,巩固提升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成效,我市港口船舶污染物转运处置率达95%以上。二是加大港口船舶污染防治执法力度。积极应用CCTV、AIS、“船E行”等系统加强船舶电子巡查,利用无人机加海巡艇的模式加大现场执法检查力度,提升船舶和港口防污染监管水平。三是推进“零排放”签注工作。加强船舶零排放治理,我市船舶水污染物“零排放”已签注661艘次,签注率100%。四是推进清洁能源应用。推动省内首艘氢电混合动力船舶在我市建造,强力推进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全面完成2023年计划改造的58艘船舶,实现辖区1200总吨及以上内河运输船舶岸电改造率100%;率先完成长江干线千吨级以上码头标准岸电设施建设110套,标准岸电覆盖率为100%目前,我市靠港船舶岸电使用率达75%。

2.推动智慧港航建设。一是积极申报全国智慧口岸试点。根据九江口岸实际情况制定了智慧口岸试点建设方案并已报省口岸办。二是推进港航大数据中心建设。深化港口间数据共享,接入南昌铁路局水铁联运数据,实现了与上海亿通、浙江舟山等地的数据共享,数据交换成员增至15家,数据量突破800万,做好口岸服务奠定数据基础。三是强化港航数字化场景应用。优化九江智慧港航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九江港集装箱码头实时动态监测平台,稳定运营九江口岸查验综合平台,持续推进九江“智慧港航一张图”项目研究及建设,提升服务企业和科学管理水平四是搭建九江港航数字化监测平台。结合业务需求,搭建九江港航数字化服务及监测平台,平台已实现港口、航运和口岸业务运行信息填报和15项统计分析功能,有效提高了港航统计工作效率。

3.强化法治港航建设。一是推进“四基四化”建设。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四基四化工作的通知》,推动10个基层单位的“四基四化”试点单位建设,开展执法队伍培训,组织行政执法考试,规范基层执法队伍,切实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二是创新行政执法科技应用。创新非现场执法模式,通过无人机参与非现场巡航检查、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AIS系统、中国海事协同管理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对辖区水域实施远程安全监管,优化非接触性执法流程,推行无接触执法手段。2023年以来共开展远程处罚38起。三是积极推进信用建设工作。完善信用港航建设长效机制,切实抓好信用修复工作上半年,共处理信用修复案例77件。四是抓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做好“互联网+监管”监管动态、曝光台录入等工作,上半年录入“互联网+监管”监管动态和曝光台公示168条

4.深化平安港航建设。一是扎实做好重点时段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元旦、春节、全国“两会”“五一”等时期安全生产“保卫战”和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治理活动,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5轮次专项督查检查,对并抓好问题整改闭环管理。二是全面落实安全管理网格化。编印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将辖区所有港航企业纳入六级网格化管理,构建了“责任到人、管理到边”的安全网络。三是强化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加强客(渡)船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建立“僵尸船”清理整顿长效机制,开展船舶进出港报告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危化品运输船舶安全监管等,切实维护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四是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活动。组织第三方安全机构对全市在运营的71家港口企业、67家航运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活动,共发现港口企业隐患573个、航运企业隐患537个,绝大部分问题已完成整改,其他正在落实整改闭环五是开展应急演练活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港口工程生产安全联合综合应急救援演练和危化品码头综合应急演练,有效锻炼了应急队伍,提升了应急作战能力。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物流枢纽建设为重点,加快打造区域航运中心,持续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具体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物流枢纽建设为重点,持续打造区域航运中心

1.加快枢纽设施建设,增强“大进大出”能力一是加强码头设施建设。推进湖口银砂湾综合码头红光码头二期、城西码头二期、上港九江公司老码头“退城进郊”等一批项目建设。二是优化集疏运体系。协助推进城西铁路专用线稳定运营,红光铁路专用线工程尽早开工建设;协助推进疏港公路和九江过江过湖通道建设。三是推动口岸平台发展。强化与上港集团的对接,争取上港九江公司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项目尽早启动,继续服务好粮食业务发展,跟踪进口肉类业务进展做大做强粮食、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四是完善危化品码头资质。积极对接加快推进集装箱危化品和烟花爆竹堆场

2.提升通道能级,提高“快进快出”效率。一是畅通国内物流大通道。推进建设九江港长江中上游集装箱中转基地,进一步巩固“沪浔快航”运行,做优赣江支线,开发长江航线,做大铁水联运;深化与上海港合作,推动九江港同等享受长三角区域内其他港口的待遇二是拓展国际物流大通道。力争九江港口岸扩大开放瑞昌、彭泽港区早日通过国家验收;完善粮食、肉类、水果指定监管场地功能及服务;推进国际直航工作,积极联合岳阳、武汉开行至香港的国际直航,稳定开行中欧(亚)班列。

3.完善服务功能,提升“优进优出”水平。一是探索成立多式联运平台。整合上港集团和省港口集团资源,成立本地物流通道多式联运服务平台公司二是增强集装箱调拨能力。建设长江中上游空箱共享调拨中心,降低长江中上游港口至上海港的物流成本;建设上海港外堆场,降低企业运输成本。三是积极探索九江港-上海港组合港”模式,加强对九江港-上海港组合港”模式的调研分析四是完善航运服务。提升船舶保险服务水平,争取市政府支持,联合有关单位根据市场需求推出险种全、费率低、理赔快的船舶保险产品。

4.促进枢纽运营与合作,织密国家枢纽网络。一是培育运营主体。以九江长江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为枢纽开发建设牵头企业,联合上港集团九江公司、中铁南昌局集团和枢纽入驻物流企业共同推进核心枢纽建设。二是织密“枢纽网”。加强与南昌陆港型物流枢纽和国内其他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业务合作

5.推动港航物流升级,集聚发展临港产业。一是做大物流产业。引进并做大做强物流快递、货运代理等物流龙头企业,牵头落实省政府与中远海运集团战略合作事项二是做强临港产业。推动大运量钢铁有色、粮食、矿产、纺织服装、木业加工、装备制造产业在沿江集聚,支持省煤炭储备中心、神华电厂码头改造扩能

(二)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1.推进绿色港航建设。持续深化港口船舶污染防治工作,巩固九江港口船舶防污染工作成效;加强船舶防污染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船舶污染行为;推进清洁能源应用,构建清洁低碳的港口用能体系。

2.推动智慧港航建设。推进九江港口岸全程物流服务系统建设,增强口岸服务能力;推进九江智慧港航“一张图”建设,提升港航管理服务能力;积极开展港航创新研究,探索利用港航大数据中心资源开展课题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3.加强法治港航建设。做好基层执法单位“四基四化”工作,力争完成试点单位的建设工作;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提高复议办案质量和效率;做好信用平台使用工作;严格落实信用“双公示”和信用修复制度,积极推进信用承诺和信用信息共享应用。

4.深化平安港航建设。督促企业抓好第三方机构安全排查活动查找出的问题整改工作;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开展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年活动;继续做好重点时期、重点领域安全管理工作。

                           九江市港口航运管理局

                              2023年7月20日